今日推荐曲目: Stay - Why Don't We
Learn and Live
01-31-2017 | By: shadowli
1
 
1 书名:苏菲的世界 作者:乔斯坦·贾德(挪威)

关于小白兔,最好将它比做整个宇宙,而我们人类则是寄居在兔子皮毛深处的微生虫。不过哲学家总是试图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以便将魔术师看个清楚。

这世界就像魔朮师从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只白兔。只是这白兔的体积极其庞大,因此这场戏法要数十亿年才变的出来。全部的生物都出生于这只兔子的细毛顶端,他们刚开始对于这场令人不可置信的戏法都感到惊异。然而当他们年纪愈长,也就愈深入兔子的毛皮,并且待了下来。他们在那儿觉锝非常安适,因此不愿再冒险爬回脆弱的兔毛顶端。唯有哲学家才会踏上此一危险的旅程,迈向语言与存在所能达到的顶峰。

康德死后葬在哥尼斯堡。他的墓碑上刻着一句他最常被人引用的名言:‘有两件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觉神奇,心中也愈充满敬畏,那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与我内心的道德准则。它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因为艺术家创造自己的世界,就像上帝创造这个世界一般。有人说艺术家有一种‘创造宇宙的想象力’。
创作的过程就是想像与理性的细密交织的时刻,只是人的理性常常阻塞了想象力。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因为假如没有想象力,我们就永远不可能创造出什么新的事物。我认为想象力就像是一个达尔文的系统。

史宾诺莎认为,这棵树是自由的,它有充分的自由去发展它先天的能力。但如果它是一棵苹果树,它就不可能有能力长出梨子或李子。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我们人类。我们的发展与个人的成长可能会受到政治环境等因素的阻碍,外在的环境可能限制我们,只有在我们能够‘自由’发展本身固有能力时,我们才活得像个自由的人。但无论如何,我们仍然像那个生长在石器时代莱茵河谷的男孩、那只非洲的狮子或花园里那棵苹果树一样受到内在潜能与外在机会的左右。

史宾诺莎指出,使我们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与和谐的是我们内心的各种冲动。例如我们的野心和欲望。但如果我们体认到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有其必然性,我们就可以凭直觉理解整个大自然。我们会很清楚地领悟到每一件事都有关联,每一件事情都是一体的。最后的目标是以一种全然接纳的观点来理解世间的事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与满足。那就是------从永恒的观点来看每一件事情。

吃得太少或吃得太多都不好。柏拉图与亚理斯多德两人关于伦理道德的规范使人想起希腊医学的主张:唯有平衡、节制,人才能过着快乐和谐的生活。

想象力也许可以创造新的事物,但却不能加以拣选。想象力是不会‘创作’的。一个创作(每一个艺朮作品都是创作)乃是想象力和理智或心灵与思想)之间互相奇妙作用的结果。因为,创造的过程总是会有一些偶然的成分。你必须要先‘放羊’,然后才能‘牧羊’。

你我也是在大爆炸时开始,因为宇宙所有的物质整个是一个有机体。在万古之前,所以的物质都聚合成一大块,质量极其紧密,因此即使是小如针头般的一块,也可以重达好几十亿吨。在这样的重力作用下,这个“原始原子”爆炸了,就好像某个东西解体一样。所以当我们仰望天空时,我们其实是在试图找寻回到自我的路。我们是几十亿年前熊熊燃烧的那场大火(宇宙大爆炸)所爆出来的一点火花。
1 书名:人生的智慧 作者: 叔本华(德国)

幸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很难求之于自身,但要想在别处得到则不可能。

一个人精神能力的范围尤其决定性地限定了他领略高级快乐的能力。

大众,不分贵贱,都总是承认:众生能够得到的最大幸运,只有自身的个性。

对于人的幸福快乐而言,主体远远比客体来得重要,任何一切都可以证实这一点。例子包括:饥饿是最好的调味品,衰老之人对青春美色再难一见钟情,天才和圣人所过的生活等。人的健康尤其远远地压倒了一切外在的好处。甚至一个健康的乞丐也的确比一个染病的君王幸运。一副健康、良好的体魄和由此带来的宁静和愉快的脾性,以及活跃、清晰、深刻、能够正确无误地把握事物的理解力,还有温和、节制有度的意欲及由此产生的清白良心——所有这些好处都是财富、地位所不能代替的。一个人的自身,亦即当这个人单独一人的时候陪伴自己的、别人对此不能予夺的内在素质,其重要性明显胜于任何他能够占有的财物和他在他人眼中呈现的样子。一个精神丰富的人在独处的时候,沉浸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自得其乐;
对我们的生活幸福而言,我们的自身个性才是重要和关键的,因为我们的个性持久不变,它在任何情况下都在发挥着作用;

一个人本身到底是什么,也就是说,他自身所具备的东西,才是最为关键的,因为一个人的自身个性永远伴随着他,他所体验的一切都沾上他的个性的色彩。无论他经历何种事情,他首要感受到的是他自己。这一点适用于人们从物质事物中获取的乐趣,而享受精神上的乐趣则更是如此。因此,英语的短语to enjoy one’s self「享受」是一个相当生动的表述。例如:人们说:“He enjoys himself in Paris”「他在巴黎享受自己」,而不是说“他享受巴黎”。

对于人的幸福起着首要关键作用的,是属于人的主体的美好素质,这些包括高贵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体魄——一句话,“健康的身体加上健康的心灵”(尤维纳利斯语)。所以我们应该多加注意保持和改善这一类的好处,而不是一门心思只想着占有那些身外的财产、荣誉。

“扰乱人们的不是客观事情,而是人们对客观事情的见解”。我们的幸福十占其九依赖于我们的健康。只要我们保持健康,一切也就成了快乐的源泉;但缺少了健康,一切外在的好处——无论这些好处是什么——都不再具有意义,甚至那些属于人的主体的好处,诸如精神思想、情绪、气质方面的优点等,仍会由于疾病的缘故而被大打折扣。

归根到底,每个人都孑然独立,这时候,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这单独的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因此,歌德的评论适用于这里:无论经历任何事情,每个人都最终都得返求于己。或者,就像奥立弗·高尔斯密的诗句说的:无论身在何处, 我们只能在我们自身寻找或者获得幸福。

相比之下,我们感受到的痛苦却是肯定的。所以,缺乏痛苦的程度是衡量一个人生活是否幸福的标准。如果能够达到一种没有痛苦,也没有无聊的状态,那就确实得到了尘世间的幸福,其他的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

如果人们试图把人生的痛苦舞台改变成一个欢乐道场,目标定在寻欢作乐而不是尽最大可能去摆脱痛苦就像许许多多的人正在做的那样那的确就是一件本末倒置、至为荒谬的事情。

约束自己比起任何其他手段都更有效地使我们避免了外在束缚。正如塞尼加所说的:“如果你想把一切都纳入你的控制,那么,你就把自己纳入理性的控制吧!”因此,通过自我约束以避免外在桎梏是相当明智的。

贺拉斯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详察你的所作所为,向智者请教如何才能心安理得、轻松地度过一生,免受对无用之物的欲望、希冀所带来的煎熬和折磨。

相比之下,每个人都有某些与生俱来的具体原则,这些原则深藏于每个人的血液和骨髓之中,因为这些原则是人们全部的思想、感情和意愿的结果。人们并不是在抽象思想中认识到自己的这些原则。只是当我们回首自己一生的时候,才会注意到我们其实无时无刻不在遵循着自己的原则行事,这些原则犹如一条看不见的绳线操纵着我们。这些原则因人而异。人们各自随着这些原则的引领走向幸福或者不幸。

一个具有深远和高贵思想的人不应该允许自己的精神思想完全被私人琐事和低级烦恼所占据,以致无法进行深远、高贵的思考,因为这样做就确实是“为了生活而毁坏了生活的目的”。当然,能够自如地支配自己,自我约束是必不可少的——要做好任何事情莫不如此。

这种把非直接为我们所存在的东西作为直接的存在来加以看重的愚蠢做法,人们称之为虚荣,以表示这种渴望、努力所具有的虚幻和空洞本质。同样,从上面的论述可以轻易看出:这种虚荣为了手段而忘记了目的,它和贪婪同属一类性质。

我们要尽可能地避免对他人怀有敌意,但我们却必须注意每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并把它牢记在心,因为以此可以确定这个人的价值——至少是他对于我的价值,并据此制定出对这个人所应采取的态度和行为。必须永远记住:人的性格是不会改变的。无论何时,把一个人的性格中的劣性忘掉就跟扔掉了我们千辛万苦挣得的金钱一样。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与人过分亲密和与人结下愚蠢的友谊。

在童年的时候,生活呈现的样子就像是从远处看到的舞台布景;而到了老年期,我们则走到了最近的距离看视同样的布景装饰。

如果老人保持着探索、研究的乐趣,或者热衷于音乐、戏剧,尤其是对外在事物保留一定的敏感和接受——不少老人直到晚年对上述事物仍然乐此不疲——这不啻是一种幸运。

完全、真正的内心平和和感觉宁静——这是在这尘世间仅次于健康的至高无上的恩物。

如果我们真的可以明了生命所赖以发生的神奇奥妙,那么,一切事情也就会真相大白了。
1 书名: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 作者:丹·米尔曼 (美国)

世界上有一种阅读,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化身。这种阅读是人类永恒的需要,因为它反映了人类心灵最深沉的探索——寻找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和目的。

静坐有两个同时并进的过程:一个是内观:注意逐渐冒出的思绪;另一个是放下:放下对冒出的思绪的挂碍。如此便能摆脱心智。

有个学禅的弟子问师父,禅最重要的是什么。禅师回答说:‘专注力。’‘是的,谢谢,’弟子回答,‘可否请您开示,第二重要的是什么?’禅师答称:‘专注力。’”

有朝一日我得学习如何生活——我必须遵守某些特定的戒律清规,掌握某种看待世界的方式,方能清醒地过着单纯、快乐、不复杂的生活。

这位在雅典市集上到处问人问题的思考者,认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是古希腊特尔斐的神谕,而在另一彼岸的印度,英国哲学家培根有云:“我们沿着蜿蜒的楼梯,爬到最高处。”
你如果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就会受苦;得到不想要的东西,也会受苦;就连得到你正好想要的东西,仍然会受苦,因为你无法永远拥有它。你的心智就是你的困境。它想免于改变,免于痛苦,免于生与死的必然性。然而,改变是一项法则,再怎么假装,都不能改变这个事实。 生命并不是苦难。我只是说,你会因它而苦,而非因它而乐——除非你挣脱内心的执念,不论发生什么事,只管自由自在,御风前行。

米拉日巴四处寻求开悟之道,却找不到答案。直到有一天,他见到一位老人背着沉重的行囊,缓缓走下山间小路。米拉日巴立刻意识到,那位老人知道他苦寻多年的秘密。 “老先生,请告诉我您所知道的事情。何谓开悟?” 那老人对他微笑了一会儿,卸下肩头沉重的负担,站直身子。 “是的,我明白了!”米拉日巴喊道,“不胜感激。不过,请容我再请教您一个问题,开悟之后是什么呢?” 老者又微笑,再拿起行囊,扛在肩上,调整好重担的位置,继续上路。

情绪并不是问题所在,关键在于如何将情绪的能量转化为积极的行动。

静坐是一种仪式,静坐时,你练习平衡、放松和神圣的超脱。你必须先掌握好这种仪式,接着才能扩大内观,在日常生活中彻底放下。

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不在于他打败了多少外在的敌人,而是因为他最终战胜了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要表现快乐、感到快乐,不需要任何的理由。接着你就能去爱,去做你想做的事。
终于,花时间把博客稍作修改了一下。主题依旧还是神秘多变且美丽梦幻的黄色月亮,只是板式和配色做了些许调整。除了在月亮上荡秋千和读书的场景,还寻思了一些其他不同的。在以后的时间,再逐一实现吧。琢磨着尽量把这儿弄得有意思一些,多点儿趣味性,兴许更能促进自己,长期把日志写下去。毕竟,定的目标是希望这儿能永远存在下去。永远?!想想,这目标也是无限漫长~好了,回到正题。因为2016年花了不少时间在阅读上,所以新增了一个“Books”板块。计划着以后的时间,不定期更新一些好书籍好文字。而以上推荐的三本书,即2016年读到的所有书籍中的前三名了。《苏菲的世界》排第一,主要是因为,哲学如此晦涩难懂,且看似枯燥乏味的学科。在乔斯坦笔下,居然变得如此有趣且易于理解!尤其喜爱小白兔的比喻,形象生动且有趣。并且因为这本书,让人彻底爱上了哲学。话说,如今对于叔本华,真是无限崇敬。全因他书中所表达的种种观点,赞同到简直无以复加。所以,节选了书中的一些文字,分享在这里。发现好的文字,总是具有无限启发性和正面引导性,开阔思路的同时,还能让心灵变得更为平静。并且,还有助于更为清晰的认识自己,改变自己,以及接受自己,从而更好的和自己相处。想起罗曼·罗兰曾说到,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是在书中读自己,只是在书中发现自己,检查自己。SO,新的一年,多读书读好书,每天进步一点点,逐渐成为更好的自己!加油吧!
 
Quote of the Day: The final value of life lies in awakening and thinking ability, not only to survive. _ Aristotle
每日格言: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 亚里士多德。
Comments Feed Comments Feed: http://www.shadowli.com/blog/feed.asp?q=comment&id=366
View Mode: Show All | Comments: 4 | Trackbacks: 0 | Toggle Order | Views: 2694
Quote devilpan*
[ 2017-02-03 15:17:00 ]
棒棒哒……
Quote shadowli
[ 2017-02-03 20:47:17 ]
Quotes From devilpan
棒棒哒……
谢谢了。
Quote devilpan*
[ 2017-02-04 16:35:48 ]
就是博客的背景 好黑好黑 感觉看着有点累。
Quote shadowli
[ 2017-02-05 12:25:16 ]
Quotes From devilpan
就是博客的背景 好黑好黑 感觉看着有点累。
因为大爱黑、白、粉色,所以先做了黑色版,另外的白色和粉色版,找时间再逐一实现。

You can't post comment on this article.
返回上一页
回到顶部